千段崎
南坑村千段崎古道是新竹縣內最長石階古道
在地人稱為 大南坑千段崎
是舊時北埔鄉民到南庄東河必經途徑
沿途風光明媚 路途崎嶇
古道舖設於一百多年前
當時追隨姜秀鑾到北埔開墾
最後落居大南坑墾戶陳尾生是此地區開墾先驅
後代子孫陳賢達指出
當時先祖開墾此山區篳路藍縷
後來靠作紙發跡 銷往竹東 頭份 新竹 竹南等地
因山區陡峭通行不易 特地請來打石師
就地取材千段崎溪邊大石打造石階
總共鋪設 1413 階成為千段崎
造福無數過往旅人 還在山腰陳家老宅提供奉茶服務
隨著社會經濟環境變遷 山上住戶紛紛遷往街上
山上房子日趨破損 石板路流失
加上產道開闢 千段崎被破壞得殘缺不全
2013 年間調查顯示這條古道只剩崗頂崎一段 400 多階較完整
其餘入口處到陳家老屋遺跡一段多已毀損
對外聯絡道路為舊竹37-3線(大南坑路)以及千段崎產業道路
順著道路就不會走錯啦
由於古道並未重整完善路徑資訊不明
算是相對冷門只有熟門熟路的旅人與登山客才知道的秘境
近幾年雖有千里步道協會發起 手作步道修護千段崎古道的活動
但整個千段崎古道所餘石階不到原來三分之一
並受產業道路切割已無從窺見原貌
網路資訊大都只能走一段古道石階後打轉下撤
找不到路徑接上姜家大院 實在可惜
因而動念前往踏查並紀錄軌跡
終能由古道接上姜家大院
再循產道水泥路下到停車處
完成古道接姜家大院O型路線
20231213晴
順竹37-3道往千段崎走到底 來到產道水泥路三岔路口 靠路邊停車
開始徒步陡上右側水泥路就可接到千段崎古道石階
左側水泥路可以上到姜家大院
這裡是最合適的停車點
再往上太陡也無適合停車的地方
11:23 從停車點陡上右側水泥路
接著就是千段崎產道 兩旁是漂亮的竹林
11:32 看到左側石階就是千段崎古道
11:34 古道石階滿是青苔小心濕滑
古道走的人應該不多
石階古道一路穿過竹林向上
11:37 古道石階到此岔路
往右石階在荒煙漫草中可尋
左側陡上無明顯路徑卻是接往姜家大院的方向
先走右側石階古道
11:42 石階走到底會接產道水泥路
應該是起初水泥路一直通到這裡
路徑樹上釘有往千段崎古道指標
所以古道石階只剩這些都走完了
因而往回走到三岔路口
11:48 往左邊姜家大院方向走見到的大樹
11:52 接到溪底泥石段
11:52 溪底上溯一小段發現有接水管路 兩岸落差大不易上攀
循水管路往回再探查後攀上山坡平台
12:00 上到平台 前方視野大開
姜家大院就在平台右側下方
遠眺可及新竹海岸線
12:02 山坡平台有數階 往左走看到儲水桶再往下走
12:05 發現此處有入口栅欄
應該是從這邊進入
12:05 姜家大院在右側隱約處
12:06 站在姜家大院背後山坡拍攝
姜家大院背山面海
姜家大院庭院景觀 白雪木盛開中
大院右廂房與庭院空地
可愛的造型 是活動用的烤廬吧
再拍右廂房
廣角拍右廂房
姜家大院背後山坡
大院與山坡的跨接處
三合院前的小植裁
三合院正面照
三合院廣角拍攝
姜家大院前方有養狗駐守
左側廂房旁庭院的白雪木
左廂房後側有乾淨的洗手間可用
三合院平日大門深鎖未開放
庭院花開甚美
庭院景觀
狗籠內的一直吠但呼叫它會暫停並搖尾
姜家大院前方種了一排白雪木
白雪木景觀
12:20 準備離開姜家大院走水泥路下山
另一隻黑狗固守在路口吠叫但並未撲人 我走旁邊通過
12:29 回到三岔路停車處
手機紀錄Gpx軌跡檔
Gpx軌跡統計資料
高度與坡度圖
當天已將行程紀錄Gpx檔上傳到健行筆記 有需要的可以去下載參考